郭海榮:凝煉黃河精神 匯聚文化力量
黃河流域的古代文化精神光輝燦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代表著中華主流文化并推動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及發(fā)展。這些精神財富不僅承載著歷史的厚重,閃爍著時代的光輝,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動力。萬流歸海,這些不斷涌現(xiàn)并激勵中華民族奮斗自強的文化精神來源于黃河精神,最終也都并歸于此,而黃河精神也自然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原鄉(xiāng)。
盡忠報國的愛國精神。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和血脈之根,中華文明發(fā)祥于此,中華民族發(fā)源在茲。中華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在這里活動,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在這里建立,夏商周在這里鼎盛,秦漢隋唐北宋在這里成就輝煌,西安、洛陽、鄭州、安陽、開封等古代都城在歷史的塵埃中熠熠生輝。在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這里始終是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培育了中華民族強烈的家國情懷與愛國熱情。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沒有黃河,就沒有我們這個民族?!秉S河成為中華民族和中國的主要文化符號,成為匯聚中華兒女力量的文化圖騰。黃河精神凝結了炎黃子孫的共同血脈、形成了盡忠報國的愛國精神,成為維系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皣?公而忘私”的精神理念早已深深鐫刻在黃河兒女的基因里,經(jīng)過一次次腥風血雨的錘煉,鑄就了中華兒女熾烈的愛國熱情和堅強意志。在和平時期,人民為國奉獻、夙夜在公;在民族危亡的戰(zhàn)爭年代,黃河兒女奮起力爭,拋頭顱、灑熱血,義無反顧地為國家和民族獻身?!熬柢|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一曲《黃河大合唱》燃起了救亡圖存的斗志,一首《我的中國心》唱出了黃河在中華兒女心中的魂牽夢繞。正是在愛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歷史上黃河流域涌現(xiàn)出眾多仁人志士,有蘇武牧羊的傲岸不屈,有岳飛抗金的錚錚鐵骨,有花木蘭那樣的女中豪杰,也有吉鴻昌的抗日獻身,更有無數(shù)不知名的普通百姓。愛國精神更是融入民族血脈,成為中華兒女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
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九曲黃河從巴顏喀拉山自西向東蜿蜒而下,沿途既有雄壯的高原,也有險峻的山谷,更有一馬平川的坦途。無論環(huán)境如何,黃河呈現(xiàn)給世人的,都是一往無前的豪邁與百折不撓的執(zhí)著。千百年來,黃河兒女早已將這份豪邁與執(zhí)著融入血脈,鍛造出百折不撓的剛健風骨。歷史上的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據(jù)記載,從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40年間,黃河泛濫多達1590次,其中大的黃河改道26次,重大改道5次??梢哉f,黃河流域的發(fā)展史,也是一部與黃河水患不屈不撓抗爭的斗爭史。堯舜時期,“湯湯洪水方割”,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成功將黃河水導入江海。相傳大禹治水時留下的“中流砥柱”,千百年來無懼風雨,始終巍然屹立于黃河之中,恰如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開封城“城摞城”奇觀,正是數(shù)次被黃河淹沒又原址重建形成,見證了黃河兒女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新中國成立后,黃河兒女克服人力、財力、技術上的巨大困難,興建龍羊峽、小浪底等一大批水利工程。在與水患的斗爭中寫下中華民族苦難又輝煌的歷史新篇章,實現(xiàn)了黃河歲歲安瀾的夢想。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文化積淀,百折不撓、勇于抗爭的精神逐漸滲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中,成為中華民族自覺自省、砥礪前行的內驅動力。
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自古以來,黃河流域就是文明交流交融的區(qū)域,黃河流域文明文化兼容并蓄、博采眾長,一步步成長為中華文化的中心力量,創(chuàng)造出紛繁且厚重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費孝通在《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中指出:“(華夏)像滾雪球一般地越滾越大,把周圍的異族吸收進入了這個核心?!弊孕率鲿r代,黃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老官臺文化與裴李崗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在當時通行八方的文化,并最終在中原地區(qū)閃耀出中華文明的第一道曙光。進入文明時期后,黃河流域尤其是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更是各方角逐的中心,有“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說法。無論是先秦時期,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之間的融合都對中華民族及中華文化的形成及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發(fā)生于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的百家爭鳴,不同學派間互相駁斥的同時又相互吸收,“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鑄就了黃河文化博大的胸懷與虛懷若谷的文化品格。唐代的萬國來朝,宋代的“八荒爭湊,萬國咸通”,明代的陳誠五次出使西域都極大地推動了不同文化間的溝通了解和吸收借鑒。可以說,黃河文明始終以闊大的胸襟,包容萬有,使自身不斷得到充實和完善,讓中華文明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
革故鼎新的創(chuàng)新精神。開放創(chuàng)新是黃河精神的自然屬性和內在要求,它貫穿于黃河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全過程。中國古代衣食住行、農工礦商、文字音樂、陶瓷器具、養(yǎng)蠶紡織、醫(yī)藥建筑、天文歷法、陰陽五行等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物都肇始于此,中華農耕文化、都城文化、禮制文化、宗教文化、科技文化等大多發(fā)端并完善于此。中華民族歷五千年不斷發(fā)展壯大,憑借的就是這種革故鼎新、求變求新的創(chuàng)新精神。改革開放以來,黃河文化中的創(chuàng)新精神不斷彰顯,為文學文化推陳出新、精神產品提檔改造、產業(yè)技術升級換代提供了強有力的素材來源和精神動力。黃河精神蘊含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意識,也成為中華文明延續(xù)數(shù)千年仍能保持旺盛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力的內在推動力。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黃河文化乃至中華文化都面臨深刻挑戰(zhàn),只有不斷弘揚革故鼎新的開放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時代要求,促進中華文化的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2020年09月21日)
責任編輯:曉曉